蒙餐,带着草原的质朴与纯真,带着大青山的秀美与靓丽,带着巍巍大兴安岭的愽大与精深,带着黄河的雄浑与奔放,带着千里大漠的粗犷与豪迈。带着千年文化的古老与厚重。正昂首走向全国的餐饮舞台,以它特有的民族饮食文化与健康的餐饮理念,在崇尚绿色、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饮食新观念的今天,正逐步的被人们所喜爱,并带来了全新的营养新感觉。

辽阔的内蒙古草原山川,丰富的物产资源,古老的民族文化,给蒙古族餐饮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正逐渐撩开其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内蒙古地域之辽阔,山川之锦绣。河流之众多。东西疆域的遥远,南与内地八省市相邻。北与蒙古,俄罗斯相接壤。地理位置的差异,产出的物种不同。所受周边地域文化影响的各异,既便是同一个民族的餐饮文化也各有不同。“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在蒙餐文化形成的千百年来,其餐饮文化以形成了东西两大部分,内外两大流派。既:以内蒙古东北部四盟市为代表的,受华北与东北地区饮食文化所影响的东部区蒙餐文化。受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及黄河流域的区域化饮食文化所影响的西部区蒙餐文化。受内地饮食文化影响的内蒙古中式化蒙餐文化流派。新疆部分蒙古族聚居地区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所流行的欧式化蒙餐文化流派。又可分为民俗餐饮文化与美食餐饮文化两大分枝。就目前所流行的蒙餐来看,实质大部分属于民俗蒙餐。

蒙古族的饮食习俗,其各地区的地方史志均有记载。虽然各地的风俗有所不同,但大体上的生活习俗基本相近,从生活用品及饮食习惯都大致相仿。蒙古人传统的主要烹饪用具有:“锅,瓦,壶,盅,勺,皮囊,木盅,铁架,火箸等物。”饮食之物以兽肉,炒米,牛肉,羊肉,驼肉及牛羊驼乳,酥酪,酸奶,黄油,奶皮子,乌日莫,奶豆腐,砖茶奶茶为普通用品。“取炒米和牛乳白糖沸水冲食,加黄油,乌日莫,日食二次可终日不饥。不论贫富,皆喜饮砖茶。砖茶之用法,先以小刀削,之后研碎,沃以锅中之沸汤,以盐和之。欲其极美加牛乳煮之,更为奶茶为最爱。”游牧的蒙古人的日常生活食品主要有:“饲养的马,牛,羊,骆驼及其乳和猎获物,如兔,鹿,野猪,黄鼠,黄羊,野马等,均属生活资料。”割宰牲畜,“牛羊之身除皮骨外,无所不食。尤以胸部及尾味。
蒙古族的游牧人日常饮食中很少用筷子,而用刀,蒙古刀极具民族特色。肉以刀断而食,用刀之巧与汉民用箸无异”。不论冬夏草原上的蒙古人极爱食用肉干。便于携带与储藏。相传成吉思汗率大军征战时,便以牛肉干做军粮。“一年四季常饮马奶酒”。 草原上的蒙古人最为好客。客至必饮酒。待客最为上品就是“乌叉”或“羊背子”,“乌叉”既“全羊”,“全羊”烤炙后称“烤全羊”。烤全羊被蒙古人誉为“餐品之尊”。